Search

全球目光的焦點: 長範輪明天(8/28)01:00過蘇伊士運河

長範輪: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全球目光的焦點: 長範輪明天(8/28)01:00過蘇伊士運河

長範輪: It’s carrying capacity is 23992 TEU and her current draught is reported to be 16 meters. Her length overall (LOA) is 399.9 meters and her width is 61.53 meters.

與長賜輪之比較:
船舶內部的硬體:一樣長,更寬61.53/59,更深16/15.7(船底UKC更少),較長賜輪可多裝2604TEU.再加上船艏部份為了創紀錄而在第一BAY更寬而造成的”寬楦”,在在都使得長範輪水下部分之”方塊係數(Block coefficient)較長賜輪更形”豐滿”,相對的也更難操縱!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Ln-D3nKxGg&t=89s

外部過運河的環境:沒有改變與改進,希望沒有沙塵暴

1. 像這種全球最大型貨櫃船要過運河,或是進出港口,依照台灣引水組織的慣例,都是由各港引水公會挑選資深領港,或由公會主任親自引領(這樣才不會像長賜輪兩位運河領港在駕駛台上發生”意見不合”而爭吵的現象);
2. 要知道長範輪的海試(Sea Trial)是在寬廣的深水區中進行,實際上在航道,港口,尤其是運河中的操縱性,會因為當時當地的吃水/水深比,船寬/航道寬之比例不同而會有不同之反應,全賴領港之臨場反應.
3. 針對”長賜輪”因指向性不穩定,而採取”加俥加舵”至使得船速有13節而發生淺水效應,岸吸+岸推效應遽增的惡性循環,終至觸岸擱淺.要基於學理與經驗,預先防範,(寧可信其有),

在關鍵性環節(指向性不穩定)沒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之前,一切交給阿拉!
人類的勇敢再次挑戰物理性的極限,讓我們集氣共同祝福長範順利過河.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在台灣,不提倡海洋文化,是辜負了這塊土地,也糟蹋了她所提供的養分,視野及發展. "海洋首都的航海家"(Navigator in Kaohsiung)成立的主旨,在於為下代找出通往"藍海"之路
View all posts